脫硫塔的結構設計
大家知道脫硫塔的結構設計時怎樣的嗎?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。
1、脫硫塔的總體布置
?、俚蛧娏軐与x入口頂端高度1.2-4米;
?、诟邔訃娏軐与x入口頂端高度=空塔風速×停留時間;
?、蹏娏軐娱g距為1.5-2.5米;
?、艹F器離噴淋層大于1.2米;
?、莩F器上面離出口煙道大于1米。
噴淋區的高度不宜太高,當高度大于6米時,增加高度對于效率的提高并不經濟,噴淋區的煙氣速度與霧滴的滴譜范圍相對應。
2、脫硫塔直徑的確定
脫硫塔的傳質段的塔徑主要決定于塔內傳質、氣液分布及經濟性的考慮。在脫硫塔內,煙氣流速較低時,壓降上升幅度小于流速的上升幅度,隨著煙氣隨著液滴直徑相匹配。
3、脫硫塔入口煙道的設計
脫硫塔入口煙氣的均勻性直接影響到脫硫塔內煙氣分布的均勻性,設計時應在煙道入口上方及兩側設置擋水板,防止噴嘴出的漿液進入煙道內。運行時,上方擋水板形成的水蓮有利于脫硫和氣流均勻,兩側擋水板可防止噴嘴噴霧產生的背壓將漿液抽進煙道內。
4、噴淋層的設計
噴淋層的而設計包括漿液管道、噴嘴的選擇與布置。
噴嘴的數量和噴淋層數決定了脫硝效率。一般采用3-6層設計。噴淋層可用多臺循環泵供給漿或一層噴淋層一臺脫硫泵。后者適合于大型脫硫塔且煙氣負荷變化較大的工況。當某臺循環泵或管路需檢修時,只需將其停止即可,不會影響到脫硫塔的運行。
對于逆流型噴淋塔,煙氣流速為3-4.5m/s,霧滴的尺寸是有一定的限制范圍,霧滴小于500μm將被帶到除霧器中,如果帶至除霧器中的液滴太多,除霧器將無法正常運行,大量的霧滴進入下游煙道和煙囪。
噴淋層噴嘴噴出的霧冠一般要求具有120%-250%的覆蓋率。
噴嘴應具有較大的暢通孔徑,一般應大于45mm,否則被結垢碎片等雜物所堵塞。
5、除霧器區域的設計
脫硫塔一般采用兩級除霧器,兩級除霧器間的距離在1.8米左右,以便檢修維護。
除霧器距近噴淋層的距離與該層采用的噴嘴形式有關,當采用向下噴霧的噴嘴時,其間距大于1.2米;當采用雙向噴霧的噴嘴時,其間距應大于3米。